这件事,他们做了10年!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平湖市委老干部局
“那里的孩子,有着澄澈干净的灵魂,值得用温柔来灌溉与呵护”。2016年,王冲根从平湖市杭师大乍浦实验学校退休后,每年都会带着老伴丁在根前往贵州支教,他们随身带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详细记录100多个云贵高原山区孩子的详细情况。今年暑期,这对退休夫妇再次出发前往云贵高原,共赴和孩子们第10年的约定。
翻山越岭赴“黔”约
难忘的支教“第一课”
“山区孩子求学不易,这趟云贵高原之行,是一定要去的。”王冲根回忆初衷时,眼神依旧坚定。赴约之路,是意志的考验。25小时的绿皮火车哐当前行,抵达凯里休整一晚后,又是4个多小时颠簸的中巴车,抵达从江县城。在这里,他们为孩子们采购学习用品和改善伙食的油盐肉菜。次日,历经6个多小时的盘山路,终于抵达寨坪小学。放下行囊后,厨房成了丁在根的“战场”。这位有着20多年食堂经验的老教师,本打算露一手加辣版的红烧肉,却被土灶难住了。没想到,孩子们围上来用稚嫩的小手熟练地生起火苗,映红了丁在根既心疼又欣慰的脸庞。这翻山越岭后的第一课,是孩子们用纯真与能干,为他们上的。在之后的日子里,她给孩子们做嘉兴本帮菜,还尝试用当地的折耳根、辣椒等食材入菜,尽量每天都不重样。
显微镜里也能看见大世界
王冲根是位科学老师,经过前期多次电话沟通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从平湖带去了显微镜以及各种化学试剂。课堂上,他为孩子们演示了红细胞、叶绿体观察和PH实验。“当时的寨坪小学没有任何实验器具,科学是一门从实践中走来的学科,我想让孩子们亲眼看看课本上描述的那些科学现象到底是如何存在于自然界的。”王冲根说道,课后孩子们积极追问实验细节,学习热情高涨。15天的支教生活,支教老师们都会在紧张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搬几把椅子坐在教室外的空地上,和当地教师探讨教学方法,直到饭点。就这样,一人教学,一人做饭,夫妻俩用9年时间走进黎平、从江等地的4所学校,走访上百户困难家庭,自费10余万元贴补路费、餐费,给孩子们购买文体用品及生活用品。
不变的绿皮火车和支教事业
这些年来,王冲根夫妇见证山区学校焕然一新:新楼、新器材、马路通校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大有改观。”王冲根笑着说,“这都是大好事,支教的意义本就在于打开孩子们的眼界,现在大路近在眼前。”他们坚持每年暑期带青年教师支教20多天,王冲根的背包里也总装着那台显微镜。就像第一次来贵州时那样,他们只坐绿皮慢车,“票价便宜,省下的钱能花在孩子身上”。丁在根说,“平时在家,老王很节俭,衣服鞋子也挑实惠的买。”王冲根则说,老年人本来就花不了几个钱,再省一点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但多出来的这点钱对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可是能办很多事的。“去过,我们就再也放不下了。”这对退休夫妻俩约定:只要走得动,就一定把支教这条路年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