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位置:首页
  • > 银耀之江
  • 嘉兴市“红船银晖·初心讲师团” 以银发之声传红色薪火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嘉兴市委老干部局

    在嘉兴,有这样一支由离退休干部组成的“红船银晖·初心讲师团”,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坚定的信仰,优化宣讲形式内容,放大辐射效应,传递党的声音,传承红色基因,逐渐形成“宣讲一人、带动一片”的良性循环,以银发之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典型人物”领航

    锻造红色宣讲核心力量‌ 

    按照“党建引领、自愿参与、择优遴选”原则,‌从全市离退休干部中挖掘党性强、理论扎实、宣讲经验丰富的银发人才,注重吸纳党的二十大代表、抗美援朝老战士等典型人物引航。联合市委党校开设专题培训班,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等主题开展集体备课,建立“理论集训+实践练兵”培养机制,‌提升宣讲专业水平。持续深化“点单式”“个性化”菜单,例如,平湖市向社会公布涵盖党建、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等宣讲“菜单”79个;海宁市建立“市级统筹、镇街联动、基层点单”三级工作机制,精心设计108个宣讲课题,形成“1+4+N”课程体系。

    “工作室”赋能

    打造理论传播创新引擎‌

    按照“一室一品牌、一域一特色”原则,深耕特色宣讲内容,聚焦红色故事、政策理论、家风传承、心理健康、科技兴农、银晖助企等6方面,构建分众化、精准化、场景化宣讲体系。以“小切口”诠释“大主题”,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增强宣讲传播力、影响力、感召力。例如,南湖区创新打造“老少攀登合作社”,三年来累计服务青少年6.8万人次,捐赠图书7.4万册。秀洲区“郝老师课堂”和“老吴红色工作室”立足自身特色,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线上线下宣讲融合的方式,教育辐射超过3万人。

    “服务网”保障 

    健全宣讲长效支持机制 

    构建全方位“服务网”,为宣讲工作提供坚实保障。横向整合党校、高校、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单位资源,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在师资调配、课程开发、活动组织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海盐县与县青少年宫联合建立流动少年宫“盐邑银晖·初心讲堂”课程库,暑期送课至11个流动青少年宫,实现镇街全覆盖。纵向依托市县镇村四级党群服务阵地,搭建“15分钟宣讲服务圈”,让理论宣讲更贴近群众生活。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激发讲师们的宣讲热情。桐乡市全年累计召开讲师团培训班5场次,开展暖心慰问70余人次。建立宣讲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线上留言、现场交流等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及时优化宣讲方案,提高宣讲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