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系统重塑 共建共享 努力打造“浙里康养”老有所学样板
发布时间:2022-09-07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
近年来,桐乡以全省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为契机,率先组建县域老年教育联盟,大力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推动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全面建成1所市级老年大学、11所镇街老年学校、217个村社老年学堂的办学矩阵,每年吸引10万余名老年人参加教育实践活动。
突出党建统领,优化老年教育体系架构
高起点谋划布局。升格组建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12个关联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老年教育联盟指导委员会。将“老有所学”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计划投入8亿新建康养中心、1.5亿新建老年活动中心,连片打造老年人医、康、养、护综合体。高站位引领带动。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和工作覆盖到老年教育阵地,以老年学员党员为主体,构建“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组织架构。推进课堂办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建立银晖工作室和志愿服务队,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文明市创建、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高标准协同推进。集成17家涉老单位组建老年教育联盟,打造乌镇雅达等5个教育实践基地,推动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合作。用好“浙里康养”应用,加快推动“云上老年大学”“智慧校园”“浙学通”等贯通落地,提升老年教育数字化水平。
突出普惠共享,强化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加快教育阵地扩容升级。整合镇街成人学校、文体中心、文化礼堂等公共资源,通过共用、合用等方式,扩大老年教育布局,按照“七有”标准,推进各级老年学校规范化建设。同时,依托“椿熙堂”“亲和源”等社会资源,服务老年教育事业。加快师资力量扩容升级。建立师资统筹、课程共享机制,选聘47名教师到老年大学(学校)任教,教育时长计入任教课时,促进优秀师资共享。遴选145名校外专家学者、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持续迭代充实师资课程库,更好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加快活动载体扩容升级。整合学员文化志愿团队力量,建立各类文化服务队60余支,常态化举办教学成果展示、校际文化交流等活动。目前,已培育各类涉老社会团体30余个、老年文体组织113个,每年举办或参与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
突出协同联动,深化老年教育保障机制
创新“1+1+1+X”管理机制。市级老年大学由老干部局负责管理;镇街老年学校由属地进行管理运行;村社老年学堂由镇街老年学校负责业务管理;各类涉老组织因地制宜设立老年学堂,市老年大学给予教学支持,实现分级分类、精准指导。落实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老年教育经费投入纳入重点部门年度考评、镇村绩效奖补的重要内容,推动老年教育办学经费稳步增长,全市老年教育机构学员人身意外保险由市财政全覆盖兜底。完善联盟日常运转机制。建立工作例会、交流研讨等六大机制,定期召开联盟指导委员会工作例会,研究需要推进解决的老年教育重难点问题,定期归集全市老年教育数据,促进信息共用共享、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