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位置:首页
  • > 银领先锋 > 红色记忆
  • 台州市路桥区潘小吉:一位地下共产党员的亲历故事

    发布时间:2022-07-06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

    前几日,一群“00后”青年宣讲员走访了路桥水滨村“20后”老党员潘小吉,98岁的老党员精神矍铄,向大家讲述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惊心动魄的地下党工作经历。

    潘小吉出生于原黄岩县宁溪镇富山乡外金村一户贫穷的家庭里,从小历经苦难,也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家里贫穷没有书读,就偷偷躲在学校教室外面偷听,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当时村里少有的知识分子。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根据党中央有关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指示,浙南、浙东党组织分别派万文达等同志到黄岩的西南部和东部地区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1947年11月,当时时任田岙村支部书记的李俊友,一直在物色人物,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李俊友同志暗地里把他们叫到栅下村,当时也没有明说是什么事情。到了栅下村的一座庙里,庙里已经有陈德妹、陈瑞恩等10多个人在场。李俊友同志给他们讲了今晚到这里的目的,让他们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因为当时的地下党组织是一个秘密的组织,如果一旦泄密有可能就会遭国民党特务组织的迫害,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可以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革命的事业作一番贡献。“当时李俊友书记就问我们,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们全体同志齐声说‘愿意’,陈德妹、陈瑞恩作为集体入党介绍人,为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入党仪式,进行了入党宣誓,交纳了党费。”“我化名潘烈荣,开始了党内的工作。”1948年6月当时在外京村共有党员10名,成立了党支部。回忆起当时入党的经历,老人热血沸腾。

    1948年党中央为了发展农村农民经济,增进农民知识,改善农民生活,并在政权上同国民党争夺农民领导权,斗地主、打倒反动派,把地主的田地分到农民大众手上。英山村、外京村、兰田村三个村成立了农会组织,为了让三个村的村民有田种、有饭吃、有房住,当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村里党支部、农会、潘小吉等党员动员组织村民与地主恶霸开展阶级斗争。把大地主家的田地、房屋分还给穷苦农民群众,让贫困的村民过上有田种、有饭吃、有房住的生活。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中国革命进入人民解放战争新阶段。当时解放军部队驻入这几个村有一年多时间,当地党组织配合解放军搞好打土匪工作。“有一次,有土匪进村,到一户人家家里想找东西吃(那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吃的粮食),土匪就把那户人家的炉、锅、碗等通通砸碎。当时刚好被我们看到,我赶忙叫上弟弟,两个人光着脚追上去,当时土匪手里是有枪的,我们追了十几里,眼看就要追到时,土匪突然拿出手枪朝我们开枪,我们没有任何武器,只有躲避他们,一颗子弹从我身边划过,差点打到我,土匪就趁机逃脱了。” 当时的工作是历尽艰辛,充满危险。

    去年,街道为老人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老人戴着纪念章,守在电视机前面,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如今面对着这群“00后”大学生青年宣讲员,老党员潘小吉指着胸前的党徽深情告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革命事业作一番贡献,是我毕生之志”。他时刻牢记着为共产主义的事业而奋斗终身,不顾自身生命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激励青年宣讲员从党史故事中汲取奋勇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