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位置:首页
  • > 银尚乐活
  • 玉环市张华肖:国画“后起之秀”笔下的花鸟世界

    发布时间:2022-05-17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

    春日的暖阳,轻柔地照进室内。一位面容和蔼,神情专注的老人在暖阳的沐浴下,正忘我作画。只见一朵朵形态各异、生机盎然的牡丹花从她笔下轻灵地孕育而生,让人仿佛置身牡丹花争香斗艳的芬芳世界,不禁让人迷醉……

    这位喜爱作画的古稀老人名叫张华肖,是坎门医院的退休女职工。张华肖从小喜欢画画,那时候就用铅笔简单地涂涂画画,童年时画连环画的美好记忆,至今令她难以忘怀。一辈子为儿为女操劳一生,如今退休了,她想重拾兴趣爱好。2011年,在杭州市老年活动中心,她同时报名学习国画和摄影,一切从零开始。

    刚进国画班,她还是位插班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她连毛笔都不会拿,更不知从何处下笔。在老师悉心教导下,她从简单的叶子开始画,慢慢地练。为了追赶上别人,她狠下苦心,每天雷打不动,一睁眼就画画。

    国画老师告诉张华肖,要画好,起码要练一万个小时,另加废纸三千张。于是,子女们为她买来一捆又一捆的画纸,全力支持母亲梦想,让她在家勤练国画。

    张华肖非常喜爱国画花鸟,特别是画国花牡丹。为了画好牡丹花,她经常与人结伴去杭州公园去观察牡丹花摇曳生姿的各种形态。遇到杭州牡丹展,更是她大开眼界学习的好时机。为了能记录下牡丹花的各种迷人的样子,她都带着照相机一一拍下来,好回家对着写生。

    张华肖还买了很多名家的画,如陆抑非、徐悲鸿的画,买回家认真学习、临摹。现在家里的名家书画多得书柜都放不下。中国的国画界高手圈有种说法:“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画花难画叶,画树难画柳。”“要画好国画都需要很细致的观察,用心去画,加上几分灵气,才能真正有所成。”张华肖说。

    对国画的热爱与着迷,让张华肖老人国画技艺突飞猛进,但其认真与努力也让人心生敬佩。儿女不在家时,张华肖老人一人在家作画,常常进入了浑然忘我的境界。因此出现几次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有时一作画,高压锅正在煤气灶上烧饭也忘记了,任凭高压锅不停地响动惹人烦的“滋滋滋”声,也惊扰不了她作画的兴致,直到她作好画,才发觉高压锅被烧得焦黑。

    对于碰到此事,张华肖老人不好意思地笑说:“由于作画太投入了,什么也听不见了。坐下去是白天,一抬头就是天黑了,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至今,张华肖也说不清自己画了多张国画。很多画都被喜欢她画的朋友要去,挂在客厅里当作艺术品来欣赏。而她的画也经常被老师表扬,早已从那个零起步的初学者,靠自己勤奋与灵气,变成了班里的尖子生。

    张华肖在学习国画的同时,还报名学习摄影与书法,这些艺术课程互相影响,也对她学习国画有一定的帮助与提升。

    第一届浙江省老年书画大赛,张华肖一参赛就得了奖。后来,她连续多次参赛,参加“钱江新城书画院十佳画家迎新春牡丹画展”、“浙江省老年书画大赛”等等,每年大大小小的奖都满载而归。2014年,张华肖作品《花笑鱼乐》在杭州市老干部庆祝建国65周年优秀文化作品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2015年8月,获得由《浙江老年报》主办的第二届省中老年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2018年,张华肖书画被评为北山书画院优秀作品。

    除此之外,张华肖也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每年把自己的国画做成挂历,捐送给贫困山区或老人院的老人们。浙江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也收藏了她很多作品。她把自己作画的快乐与人分享,只要有人喜欢她的画,她都很开心地把画免费送人。张华肖老人笑说:“如今只想享受作画的快乐,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分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