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简师——“二条战线”主阵地
发布时间:2022-04-21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
玉环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简称玉环简师或玉师)创办于1942年2月,在离县城七八千米西南郊三合潭三个庙开办,利用寺庙厢房作教室,第一年春季招收四年制新生和师资训练班各1个班,每班40人,以后春秋两季均陆续招生。
1944年秋季,玉环简师增至5个班,共160人,原校舍不够用,有2个班设在县城文庙。1945年春,日军侵扰县城,首届学生回校只有12人,暂时分配到各小学任教,其余班级均迁到楚门筠岗济理寺。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县城文庙,首届部分回校学生与第二届合并一班,开始招收三年制新生。1949年4月玉环解放后,玉环简师大部分学生参加革命,生源锐减,原在校生并入楚门中学,学校停办。
玉环简师是当时玉环县“最高学府”,校长和部分教员由国民党县党部及政府官员兼任,尤其自姚莲生接任县长后,国民党当局不断撤换、解聘不符合他们要求的校长、教师,委派县党部书记长、中统特务、监委主任、三青团骨干、地主势力等担任校长、教导主任,三青团也伺机发展团员。就在这样一所完全控制在国民党县政府手中的学校,中共玉环地下党组织经过精心策划组织,建立了中共玉师党支部,还在学校中建立秘密读书会和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校内培植一批强烈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民主浪潮。
1944年春,举行要求恢复在港南供粮示威游行;1946年6月,发动反对削减学米罢课斗争;7月,联络社会各界谴责国民党自卫队捆绑毒打学生吕光贤暴行。
1947年初,与坎门小教党支部联合为揭露国民党官员勾结奸商贱卖、贪污救济粮上街游行、罢课;6月3日,恰逢林则徐禁烟110周年纪念日,国民党县政府在县城城隍庙召开纪念大会,国民党军警强行占据原本玉环简师师生集合的遮阳地块,导致双方发生争执。会上,玉环简师学生自治会主席、地下党员叶善龄上台演说,含蓄抨击国民党当局为了发动全面内战,把沉重的战争经费负担压在国统区人民身上,指责国民党军警目无学生尊严的蛮横无理行为。县长王思本听后,当场责令教导主任周侃和叶善龄到县政府受训,强迫周侃辞职离校。玉环简师地下党组织决定,暂停同学们在环山小学的毕业实习,组织师生参加罢课斗争。教师在董仲升带领下也进行了罢教活动。
同年6月6日,国民党县政府下令玉环简师提前放暑假,全校师生限时离校。对此,罢课执行委员会于当天下午在校内举行控诉大会。中共玉环区委预料到国民党政府会对玉环简师学生下毒手,迅速组织玉环简师学生14人、小学教师和社会青年14人离开玉环到括苍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此后,玉环简师学生陆续走上革命道路,逐步演变成为地下党培植革命有生力量的重要阵地,也为中国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地方干部与军队干部。
在玉环简师办学的7年半时间里,毕(肄)业学生207人,直接跟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101人(参加游击队65人,参政36人),中共党员62人(派入与在校内入党28人,在游击队入党17人,在地方入党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