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位置:首页
  • > 银领先锋 > 红色记忆
  • 仙居县退伍老兵吴荣学:大陈往事值得回味

    发布时间:2022-04-20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

    吴荣学,1941年出生1960年1月应征入伍,在驻守大陈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连队任文化教员、文书。

    重温往事,吴荣学说出诸多形容词:苦闷、孤独、紧张、感动。这么多情绪,一部分他写进信里邮给了家人,一部分记在日记本上成了文字,剩余的成了回忆深埋心底。

    苦闷

    双脚踏上大陈岛的那一刻,吴荣学心中勾勒的生活破灭了。“我以为是去大城市当兵,见见世面,根本不知道是去海岛。”

    从仙居的山坳里出发,跨越大半个台州后,终点却是一座荒岛,吴荣学心中的落差很大。“以前在家抬眼就是山,到了大陈岛整天看大海。”苦闷、孤独,那段时间,这两种情绪一直挂在他脸上。

    直到有一次,教导员和吴荣学讲了红军长征的事,告诉他只有艰苦锻炼才能成才,要以岛为家。经过开导,吴荣学的心逐渐踏实下来,想起仙居一同应征入伍的200名青年,吴荣学也在问自己:“别人能过得下去,我为什么不可以?”

    感动

    吴荣学是新兵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在岛上被安排教战友学习。因为大家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吴荣学教授的内容,都是从最基础的拼音、认字开始。“一个星期,两个上午的时间用来上文化课,内容就是语文、数学,一次40多名战友。”

    连队里缺少像吴荣学这样的文化人,当他要被调走的时候,领导极力挽留。“本来要调我去上海一个汽车学校学习的,但是领导不同意,说我走了就没有人教文化课了。”

    领导的重视让吴荣学备受感动。为了让课堂更有趣些,语文课上吴荣学都会穿插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一部分是以前自己学的,一部分是在军中的图书馆吸收的。“军队里要好几百本藏书,空闲时间我就喜欢看书。”

    紧张

    海岛生活,除了教文化课,剩余时间吴荣学都在参与军事训练和国防施工。

    1962年夏天的紧张局势,让吴荣学至今难忘。“国防施工的节奏加快了,24小时三班倒。主要是挖山洞,一个1500米长的山洞,从挖洞到涂上水泥,一钎一锤全靠人力,有时还会有坍塌的事情发生。”

    紧张的气氛一直持续了2个多月。“后来从望远镜上看,说国民党的船走了,我们才放下心来。”

    1965年1月,吴荣学正式退伍。新兵来,老兵走,这对于岛上的兵来说,就像海水潮起潮落般自然。“感情确实有,都是依依不舍的心情。但我知道,总有一天是要离别的。”

    再次踏上大陈岛,是去年8月份,那一天吴荣学非常开心,他去自己部队曾驻扎过的上大陈看了看。“以前这个岛上,各个角落都有我们的部队驻扎在那里。现在已经大变样了,变得更加好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