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位置:首页
  • > 银领先锋 > 红色记忆
  • 宁波市沈翼鸣:回忆“7·31战斗”始末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

    1950年7月31日的战斗,即糜阿朝股匪“偷袭莼湖区公所”事件,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斗,也是一次地方干部击退武器装备精良股匪战斗的胜利,在宁波地区影响极大。

    1950夏天割早稻的时候,县委突然获得内线情报,据报盘踞在象山县西周一带以糜阿朝为首的股匪潜回莼湖,企图偷袭莼湖区公所,火烧粮库、抢劫商店。7月29日,县委紧急研究后,提出了三条加强防卫措施,一是命令区委副书记郑信本组织区乡、直属单位留守干部和民兵力量进行自卫;二是速派县大队一个班的兵力协防碶头粮站护粮;三是委派县粮局李乐山、韩传琪、张保元三位股长协助莼湖区委做好防卫工作。当天,在区委副书记郑信本主持下,召开了区属单位紧急会议,迅速贯彻县委指示的精神,作出了统一指挥、分线作战、加强值班、充实弹药、相互接应、重点护粮的决定,会后各单位紧锣密鼓落实战备任务。7月30日晚,区委副书记郑信本亲自带领民兵执行巡逻任务,上半夜未发生什么异样动静,他就叫民兵回家待命,自己返回区公所值班室观察敌情。不料,深夜1时左右,糜匪纠集了60余个匪徒,依仗精良的装备,气势汹汹地偷袭我区公所。匪徒在奸细陪引下,挨户闯入民兵的家,逼迫缴枪抓人。部分匪徒埋伏在粮库周围,假装运粮手拉车工人,叫喊“运粮啦”,诱骗粮库干部开门,当即被守卫粮库的李乐山同志训责“太早啦”,匪徒们听到有北方干部的声音,也就不敢贸然行动。稍后,在匪首糜阿朝的指挥下,股匪集结在莼湖荷花池头,用冲锋枪、卡宾枪以密集火力,向区公所和粮库等地疯狂扫射,并狂喊“你们被包围了,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当时,区公所和粮库只有10个干部,在郑信本、李乐山同志的指挥下,组成3个战斗小组,区公所部署1个战斗组,由郑信本、吴洵熙、沈金标3人组成,重点是守护粮库,安排了2个战斗小组,韩传琪、张保元、王庆祥为一组,守卫仓库大门,李乐山、余毓昇和我为一组,防守西厢房,那里靠近区公所可以相互接应,大家利用有利位置奋力抵抗6倍于我的敌人,双方对峙近2小时。驻守在小仓库的邬根兴距匪徒射击点最近,只有200米距离,面对黑黝黝的匪徒,他耐不住性子,用步枪射击,虽杀伤力有限,却有效震慑了匪徒。糜匪认为南北方向都有枪声,恐区里已有防备,天色也渐明,就下令撤走黄贤村。

    匪首糜阿朝因“偷袭莼湖区公所”阴谋未能得逞,大为恼火,立即改变进攻方向,掳走了民兵队长朱阿豪和民兵施阿厚,残酷将他们杀害于黄贤和西周等地(这两个民兵后追认为烈士。同时糜匪率部直扑应家棚小学,闯入办公室向正在工作的蒋昌林扫射,蒋身中7弹光荣牺牲,其妻徐志华闻枪声躲入稻田,在匪徒乱枪扫射中也受了伤。蒋昌林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后因年高体弱,奉命以教书为掩护转入地下斗争。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宣传党的政策,配合解放军剿匪,策反股匪大队长吴公放弃暗投明,并多次向区委提供匪特活动情况。因此,糜匪对他恨之入骨,枪杀蒋昌林是糜匪的残忍报复,也是他末日来临的垂死挣扎。

    直到1950年底,县内残匪基本消灭。匪首糜阿朝从上海缉拿归案,躲藏在深山的“小雄鸡”(徐永昌)也被跸驻民兵击毙,各乡、镇都召开了审判大会,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广大群众扬眉吐气,拍手称快。这不仅为民除了害,也为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7·31战斗事件”已过70多年,其战斗精神永存。我们应该缅怀蒋昌林、朱阿豪、施阿厚烈士以身殉国的精神,也应该学习已故南下干部郑信本、李乐山、韩传琪、张保元等身先士卒、勇于担当的高尚风范。历史已进入时代,作为健在的老同志要不忘初心、激发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