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位置:首页
  • > 银耀之江
  • 当“银领红”遇上“嘉禾青”

    发布时间:2025-10-17 来源:嘉兴市委老干部局

    千年运河潺潺流淌,孕育了嘉兴18座古镇的独特风韵。在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当地老同志们正以银发力量助力古镇焕发新生,他们用数年坚守典藏红色记忆,用热情服务温暖八方游客,用深厚功底挖掘文化内涵,为“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厚植银龄底蕴,续写千年新韵。

    在月河争当红色传承的“播种人”

    月河历史街区的青石板路上,72岁的陈连兴快步走向自己的收藏馆......6000多枚像章铺满了墙面。陈连兴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他在月河历史街区深耕红色收藏五十余载,成立民间红色收藏馆,用万余件红色文物,串联起中国革命的壮阔史诗。今年年初,一位外国收藏爱好者开出高价求购全部伟人像章,被他一口回绝,却“大方”向省市区党校、党史馆捐献文物数千件,他说,“文物放在博物馆,才能照亮更多人。”如今,陈连兴还依托收藏馆开展鲜活的“思政课堂”,向孩子们讲述像章上的英雄故事,为年轻党员展示战地日记......他用半个世纪的坚持,将古镇平台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融,让红色文物在秀美的江南水乡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乌镇争当文明旅游的“守护者”

    每当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之际,在乌镇西栅景区,总能看到一群精神矍铄的老同志志愿者。他们亲切地帮游客指路,用简单的英文和外国游客交流……2008年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天南地北的游客涌入江南小镇。为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凭着一腔热情,20多位退休老同志组成了银发志愿者队伍——桐乡市乌镇夕阳志愿者协会。“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热爱家乡的心,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协会党支部书记王国强说道。如今,这支队伍的服务内容从游客引导延伸到更多的文旅志愿服务,规模已超400人,年均服务游客达15万人次,成为这座古镇最温暖的人文风景。

    在盐官争当古镇记忆的“绘卷人”

    “盐官过去是一个码头,每天都有百余艘船穿梭其间,2000余名搬运工在这里生活、工作,热闹非凡……”谈及盐官往昔的繁荣景象,78岁的高尔兴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作为土生土长的盐官人,他始终致力于用画笔守护古镇记忆,至今仍保持着每天一幅画的创作热情。今年暑期,“古城盐官”国画、素描展于盐官旅游度假区举行,展出了高尔兴的200余幅珍贵画作,每一幅都记录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盐官的风貌。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长达8米的《古城盐官》长卷,这幅倾注三年心血的巨作,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民国时期盐官72弄3大街的历史风貌。他用画作承载了盐官古镇的文化记忆和历史脉络,让逝去的时光在笔墨间重新焕发生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