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鄞州区:加强学校“三库”建设 推进教育资源高质量供给
发布时间:2022-06-28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省关工委)
宁波市鄞州老年大学认真贯彻《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关于加快推进老年(老干部)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精神,深入落实浙江云上老年大学建设工作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着力建设“三库”,即“课程库、名师库和银龄辅导员库”,以数字赋能为教学新切入,努力推进教育资源高质量供给。
一、挖掘社会资源,打造“课程库”。以做好浙江云上老年大学“三库”建设为契机,结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制定2022年度“云上老年大学课程开发计划”,形成适合老龄特点、具有时代特征、充满区域特色的“课程库”体系,包括文化艺术、实践应用、体育舞蹈、歌乐戏曲等八大类65个专业188个课程。学校开辟网站、“鄞银有约”微信公众号、“小鹅通”直播平台三个线上学习平台,创建点播、录播、直播三大学习模式,开设八段锦、太极拳、二胡、手机摄影、智能手机、歌咏、电子琴、书法、糕点制作等总共九期292节云上课程,阅读人次达164770人次。学校还面向全体在读学员推出鄞州云上老年大学直播课,第一期直播课开设了“跟我学唱歌”和“在家做视频”2门课程,从4月20到5月18日,共授课11节,直播间浏览量总计15000余人,将“课程库”与线上学习结合起来,掀起全区老年人“指尖”课堂热潮。
二、注重“龙头”牵引,壮大“名师库”。拓宽师资来源,加强与卫生局、教育局、文广局等校务成员单位的联系,引导和支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有能力者”加入,充实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注重在校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积极搭建平台,引入名师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为打造学校名师和升级教学理念注入“源头活水”,引导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逐步建立起适合老年教育特色、德艺双馨的“名师库”。近几年,学校先后聘请了著名剪纸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晓红、中国紫光阁国礼中心签约画家陈文虎、浙江省首批“民间文艺人才”吕明、宁波新闻综合广播一级播音员李侃等人,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满腔热忱的工作,得到了学员的认可和热爱,在每年报名时出现的火爆现象,很多都是冲着这些名人而来的。
三、培育“银发”力量,汇聚“银龄辅导员库”。学校坚持发掘并培育“银发人才”,从全校两个校区七个分校、教学点中吸纳一些热心老年教育事业、有一定专长、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师生纳入“银龄辅导员库”,该库涵盖了全校文化、器乐、书画、摄影等领域的各类骨干人才。根据浙江云上老年大学“银发双师课堂”的需要,定期培训,鼓励他们担负起乡镇(街道)、村(社区)教学点等“家门口老年大学”协助线上直播课在线下课堂互动问答,并负责班级日常管理等工作,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目前,“银龄辅导员库”共有17名辅导员,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做好“助讲”答疑解惑,还在沟通学员与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组织学员开展活动,互助关心,增进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银龄辅导员” “头雁”引领,团队牵引,带动更多学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学用结合”,较好满足了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
“三库”建设储备并孵化了一大批老年教育资源,推动老年大学阵地建设提质增效,为加快推进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